詹慧玲——引领新时代教育革新的智能力量
季秋淳
唐山市丰南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詹慧玲,自从加入幼教行业以来,已经投身于这一领域超过十年。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她对孩子们怀有深厚的感情,视如己出。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她始终保持严格的自我要求,并且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敬业精神。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她始终兢兢业业,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用心研究、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着身边的幼教人默默耕耘着。
心怀热爱 躬耕不辍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詹慧玲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幼儿教育凝结着她无尽的神思。在专业学习上,詹慧玲从未停止探索、学习的脚步,在清华幼教EDP项目中深造幼教管理专业、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每一次的进步与提升都是她出于对幼教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教育管理之外,詹慧玲极为重视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她看来,幼儿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这种了解可以帮助老师制定更合适的教育计划和方法,确保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而通过对幼儿个体差异和心理特征的深入了解,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促使每个孩子充分发展。此外,幼儿期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也容易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教育者可以通过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儿童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因如此全面且深刻的教育思想,詹慧玲得到师生和家长们的尊重和支持。詹慧玲也始终坚信,自己将不断发挥光与热,带领着老师们在幼教路上砥砺前行,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做好教育工作,提升办园质量,一切只为孩子的美好明天。
而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加快与各行业相融合的脚步,詹慧玲也意识到前沿科技将为教育行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忙于管理工作之余,詹慧玲在智慧教育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也走出了不断探究的脚步。在她看来,智慧教育平台的搭建除了涵盖教、学、研、管、评、服等教学环节外,在不改变师生教学习惯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教育部门、学校提供优质教学内容为抓手的学业诊断评价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应用,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获得诊断报告、错题本、考试分析、查看个性化练习册等,大幅提升了教育的效率。
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一根网线、一个电子白板、一个摄像头,一位随堂教师,一次“云端”互动,构成了一节高效优质的课程。“要构建信息化引领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形成‘互联网+’赋能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范式。”詹慧玲说。经过实地调研、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正在成为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助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的加速器。
作为河北省第二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区域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唐山市不断探索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教育数据与社会数据系统的全面有效对接,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促进“课堂革命”的有效有序开展。
作为智慧教育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詹慧玲近几年来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发力,收获累累硕果。其中,“基于机器学习+大数据的教育辅助系统”给处于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行业带来了光明前景。这种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支持教育过程的系统,旨在提供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成效表现方面,首先,系统通过收集大量的教育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历史、行为模式、成绩等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形成对学生学习特征的深入了解。通过对学生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出学生的学习偏好、弱点和潜在的难点。基于这些分析,系统能够个性化地推荐学习材料、练习题或者调整学习进度,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育辅助系统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来开发智能教学模型,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这种反馈循环可以帮助系统不断提升教育效果,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一系统通过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式改善教育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为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了“样板工程”。
砥砺创新 引领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先进智慧化教育系统的应用上,詹慧玲仍旧以孜孜不倦的奋发精神实践着智慧教育管理的战略行动:顶层设计全统筹——通盘考虑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全面工作;组建机构强保障——专设数据中心并成立研发与工作小组;制度公约保落实——针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校本化制定了考评细则,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达成数据共享、信息交流、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詹慧玲多次提及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生发点、落脚点。在学校的智慧课堂上,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学生和教师能够“一触即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实现了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特别是通过实时的教学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同时,以“智慧黑板”“畅言智慧课堂”为依托,可以对多个学科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切片式分割,开启师生联通世界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扇窗”。此举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詹慧玲畅想且付诸实践的集创新性、定制化为一体的应用场景,促进了智慧教育、教学管理项目的校本化推进,让学校在智慧办公、智慧管理、智慧教学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赋能了学校发展的高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像詹慧玲一样有着远见卓识和奋进精神的智慧教育专家不断涌现,将大力推动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进程。